感覺統合訓練就是視覺、聽覺、嗅味覺、觸覺、前聽覺、平衡感、本體感這些感覺信息輸入組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簡單地講,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10例(11~20)在家里也可以玩的感統小游戲,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1、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指定地方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 。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孩子的動作。

     難度設置:A 在一定范圍內接球;B 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盡量讓孩子在一定范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孩子對指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提示。

     12、能在協助下對墻推球和接球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手抱著中型球,頓在地上用雙手把球往墻角推。

     難度設置:A開始時離墻的距離要在一步以內;B逐漸拉大離墻的距離,并要求孩子借助墻壁的反彈力接住彈回來的球。

     幫助給予:手把手的身體協助;逐步撤銷。

     13、能推著物體向前走2-3米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手臂推的能力;因果關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動作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會發聲的鴨子桿或類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讓他向前推行。

     難度設置:A 繞大圓桌子; 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 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鴨子桿通過)。

     幫助給予:身體指導(即手把手地教)并不斷地用口頭提示和身體接觸來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運動軌跡,給孩子模仿玩具發出的聲音;轉彎時告訴孩子正在轉彎并用手糾正、幫助他轉彎的方向。

     14、 拉物走2-3米

     項目要求:在一會發聲玩具車上系一條約50公分長的繩子,在繩子上纏一個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讓孩子拉著往前走。

     難度設置:A 繞大圓桌子; 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 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車子通過)。 

     幫助給予:A 手把手,并不斷用語言提示看身后的車子的運動軌跡及前方要走的方向;

     15、單手投中型球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一定的距離外把球單手投入球籃中。

     難度設置:A只在半步的距離外嘗試;B在1米左右的距離外把球投入球籃;C投5次有3次中為通過。

     幫助給予:1 開始時給予足夠的身體協助并鼓勵孩子獨立嘗試;2 只在孩子犯規時給予口頭提示。

     16、能把靜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伸展能力,發展眼、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直徑10公分左右的軟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讓孩子踢球。

      難度設置:A 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B 踢向前方1米遠距離的物體。

      幫助給予:A 口頭提示+身體指導+語言提示;B 身體指導;C 偶爾的身體指導+語言提示。

      17、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鉆過呼啦圈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范給他/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兩邊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彎下腰,然后把一只腳跨入呼啦圈,接著跨入另外一只腳。

      難度設置:A 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并且幫助孩子握著呼啦圈;B 高度稍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時給予幫助;C 要求孩子雙腳跨入后轉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轉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體的正前方)。

      幫助給予:1 如果孩子拒絕游戲,可以多做幾次練習,并且邀請孩子一同參與游戲;2 注意確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環節給予適當的身體和口頭幫助。 3 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

      18、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鉆過呼啦圈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范給他/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兩邊并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彎下腰,然后把一只腳跨入呼啦圈,接著跨入另外一只腳。

      難度設置:A 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并且幫助孩子握著呼啦圈;B 高度稍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時給予幫助;C 要求孩子雙腳跨入后轉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轉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體的正前方)。

      幫助給予:1 如果孩子拒絕游戲,可以多做幾次練習,并且邀請孩子一同參與游戲;2 注意確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環節給予適當的身體和口頭幫助。 3 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

     19、坐在童車上被推,能保持雙腳在腳塔上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控制能力、雙腿運動時的協調能力、雙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車上(童車的選擇要以孩子坐下后,臀部、膝蓋及腳踏三點的角度約為45度的車子為宜),家長在后面推動車子。輔助用品:改良的魔術帶。

      難度設置:略

      幫助給予:1身體指導并控制好車頭轉彎的位置;2 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

     20、會走S型的線段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肢體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膠粘出一條S型線段,讓孩子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難度設置:略

      幫助給予:1 開始時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著他/她的雙手引導他/她往前走;2 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邊,讓他/她推著一個手推玩具沿著線段向前走;3 鼓勵孩子自己往前走,并在另外一端放一個玩具或小食品來獎勵孩子的成功嘗試。如果孩子因為見到獎勵物而不配合訓練,則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線后拿出神秘獎勵物獎勵給他/她。深圳感統訓練機構、深圳感統訓練恩貝更用心、更專業、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