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兒童(聽力障礙/聽覺障礙)如果進行行之有效的簡單測試?
聽覺障礙程度是有等級之分的,康復機構會根據聽力測試的結果來為其準備相對應的訓練方案,幫助孩子早日康復。
聽覺障礙(聽力障礙)程度是有等級之分的,兒童康復機構會根據聽力測試的結果來為其準備相對應的訓練方案,幫助孩子早日康復,那么聾兒聽力測試方法有哪些?下面看看深圳恩貝兒童康復中心怎么說。
一、游戲測聽
給受檢兒戴好耳機,在受檢兒面前放置一盤塑料小球,要求受檢兒每聽到一次聲音,出一個小球。一般先檢查健耳,音頻選擇是從1000 Hz開始,音強可做調節。
二、玩具測聽
有一類根據兒童的特點設計的聽力計。這種聽力計一般只有3~4個頻率,4~5個聲強。聽力計不用耳機而用揚聲器發聲。揚聲器多裝在玩具內(如洋娃娃、大熊貓),或裝有揚聲器的音箱表面飾以裝飾物,其目的是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裝有揚聲器的玩具或音箱顯眼處裝有彩色燈泡。測試時,兩個揚聲器分別裝置在幼兒兩側,給聲的同時呈現出光彩,吸引幼兒將頭轉向發聲、發光的一側。幾次聲、光同時出現后,幼兒便形成了將頭轉向發聲、發光物的條件反射。此時如發現幼兒能聽到的聲音而不伴有光亮,他也能將頭轉向發聲的揚聲器。
這樣,一個個聲強、一個個頻率地測試下去,便能得出幼兒各頻率聽力狀況的動態范圍。這種方法一般稱之為幼兒測聽或玩具測聽,但準確地說應叫作定向條件反射聽力計檢查法。根據形成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的幼兒聽力測定的方法還有許多,但均不如這種方法簡單可靠,這里不再贅述。
三、自由聲場測聽
在隔音室內四角掛揚聲器,音源可用純音聽力計或錄音機,經衰減器,把電器連到揚聲器上。受檢兒童在四個揚聲器的中央坐著或由家長抱著,檢查者為了避免被看到,在隔壁外面控制開關,透過窗戶觀察受檢耳的聽力行為反應,以了解受檢者聽力是否正常,是否有殘余聽力。此種方法適用于幼兒至學齡兒童,對聾啞兒童進行篩選檢查是切實可行的,也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四、聲阻抗測聽法
聲阻抗測聽法是近4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客觀測聽法。目前,比較常用的聲阻抗測聽法,可以測定中耳的壓力、鼓膜動態變化和對聲反射。
其本身附有自動記錄裝置,可畫出各種曲線,能提供較多的客觀資料,如對感音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的鑒別、中耳各種傳音病變的分辨、鼓室壓力和咽鼓管功能的測定、純音聽閾的客觀估計、重振現象的客觀測試、面神經病變的定位,以及對蝸后和腦干病變的早期診斷,都有重大意義。此外,這種方法的檢查結果不受患者意愿的影響,對兒童尤為適應。
五、腦干誘發電位(客觀聽力)
聽力損失的測定方法很多,一般分為主觀測聽和客觀測聽兩大類。
主觀測聽:是指依靠受試者的主觀行為反應(比如聽到聲音舉手或聽到聲音按指示器按鈕)來確定其聽力狀況的測聽方法;
客觀測聽:無需受試者的主觀行為反應配合。由于聾兒的年齡聽力及語言障礙,很難得出準確的主觀測聽結果。這樣,客觀測聽法的優越性就顯示出來了。利用客觀測聽法,甚至可以測定新生兒的聽力狀況。
六、電測聽(主觀聽力)
對于年齡在4歲以上,智力基本正常且反應較敏捷的兒童,選用純音聽力計檢查法(電測聽)。但在操作時一定要掌握兒童的心理,尤其是聾兒的心理。為保證測定的準確性,操作者首先應該與孩子進行簡單的交流(2~5min),以便拉進孩子與測試者之間的距離,克服陌生恐懼感。同時采用趣味性,目的是達到測試的準確性,以便全面了解聽障兒童(聾兒)各個頻率聽力損失的情況,更好地選用、調試。深圳聽力障礙康復訓練機構恩貝更專業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