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哭聲分化,有答應性微笑,能發咿、呀、嗚等單個元音. 3月:自發 6歲:說話流利,句法正確. 幼兒如在兩歲時仍未說單字,或在三歲仍未能說簡單的短語。 一般6個月會咿呀學語、有不同哭聲;12個月會指東西、搖頭,會叫爸爸媽媽。

      15個月逐漸學會爸爸媽媽外的兩個字。
       8個月能知道家庭成員。
       24個月詞匯量擴大,但還不流利,知生人(25%)。
       3歲能正確用詞,會2~4個字句子,會短語,流利,知生人(75%)。
       4歲時能分別過去時,可以描述故事、事情,知生人(100%)。
       5~6歲后語言發育速度漸慢. 1歲時會說一個單詞,2歲能理解約400個字,3歲時約1000個字,4歲約1600個字. 會話的能力是先理解后表達,先名詞、動詞,后代名詞、形容詞、介詞、助詞。評價語言發育應考慮聽覺、發音器官及大腦的功能.

      幼兒語言的發展過程有普遍的規律,需要經歷前語言期和語言發展期兩大階段:

       一、前語言階段(0-1.5歲)

      前語言發展是語音的核心敏感期,圍繞語音,幼兒發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語言感知能力、發音能力、交際能力。語音包括音素、音節、(音節:zhao ;可以分解成因素:zh 和 ao)說話的語調、重音、停頓等規則??诩∮柧?755-27153849

       0-4個月這個階段寶寶雖然還很小,但是他們的各種感官反應已經準備好了,媽媽每天盡量多的通過生活中真實的刺激去充分調動寶寶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比如帶寶寶去郊外,讓寶寶看到綠草、野花,聞到青草與花香,聽到嘩啦

      當然,這時寶寶還不太明白所用詞字的詞性,名詞動詞混用的情況較多,大人應該給予糾正

      用此方法可讓小兒理解其它話語,給大家點個頭,或者學大人用拱手表示:謝謝,讓小兒學會與人,握手,能主動伸出手來與人握一下

      4-6月開始學爬,8-10月會叫簡單的爸爸、媽媽等,一歲左右開始會走路,到3歲就有自己的記憶力,可以開始學一些簡單的問題了,3/6歲可以在幼兒圓學習中文,簡單的數學,自己也會開始考慮一些問題了。

      (一)前語言感知能力的發展
       前語言感知能力的發展分為辨音、辨調、辨義三種水平。
       1、辨音水平(0-4個月):嬰兒能分辨言語聲音和其他聲音的區別。
       2、辨調水平(4-10個月):語調是表示情緒狀態的一種基本手段。辨調階段幼兒開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話的語調,并感知語調所蘊涵的情緒。 
       3、辨義水平(10-18個月):幼兒能把音和義結合起來,對燈作出正確反應。

      (二)前語言發音能力的發展
        1、單音發聲階段(0-4個月):
        2、音節發聲階段(4-10個月)
        3、前詞語發聲階段(10-18個月)

       (三)前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
        1、產生交際傾向(0-4個月):這一階段的交際需要來自于生理需求,如餓了,不舒服了。
        2、學習交際規則(4-10個月):學會應答,出現聽說輪流傾向,開啟新話題,學會語調運用來表達情感。
        3、擴展交際功能(10-18個月):逐步學會用語音、語調和動作表情達到交際目的。

         二、語言發展(1.5歲)
        語言發展期:幼兒語言的發展可以從語言形式、語言內容和語言運用技能三方面進行考察。
        (一)語言形式的獲得(語音發展、語法的獲得)
         語言形式的獲得包括對語音和語法的獲得。

        1、語音發展
        幼兒在語音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母語中相似的音常出錯誤。
         2-6歲幼兒語音的發展體現在語音辨別;發音能力發展,語音意識的產生。
        (1)語音意識的概念及表現
         語音意識是指幼兒自覺的辨別發音是否正確,自覺模仿正確發音,并自覺糾正錯誤發音的一種能力。語音意識的產生于2-3歲。
         語音意識表現在:能評價別人發音的特點,指出和糾正別人的發音錯誤;<番茄花園12> 能有意識并自覺的調節自己的發音。
          語音意識產生對教學的啟示:幼兒語音意識的產生可以使我們在開展談話活動中,讓幼兒學習修補談話,在講述活動中,指出別人的錯誤,從而改正自己的發音。

         2、語法的獲得
         語法是組詞成句的規則。語法獲得指幼兒對語句結構的獲得,包括理解和產生不同結構的語句。對幼兒句子評定一是看句子長度,二是看句子結構的完整性和復雜性。
         從幼兒所講語句的完整性和復雜性來看,幼兒句法結構的發展可分為不完整句、完整單句和復合句三階段,三階段之間有相互重疊的部分。
        (1)不完整句階段(單詞句、電報句)
         單詞句(1-1.5歲):爸爸、媽媽、球(表示:我要球?;蛘?,這是球球)
         單詞句的特點:與動作緊密結合;意義不明確、語音不清晰;詞性不明確(飯:名詞飯,動詞吃飯)。
         電報句(1.5-2歲):娃娃排排(坐)
         電報句的特點:語句簡略,結構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實詞,略去連詞、介詞。

        (2)完整句階段(無修飾簡單句、有修飾簡單句、復雜句)
         無修飾簡單句(2歲):娃娃睡覺。主謂結構;坐車車,謂賓結構。
        簡單修飾句(2-2.5歲):兩個娃娃玩積木,主謂賓結構
        復雜修飾句(3歲):阿姨給寧寧糖,主謂雙賓結構。

        (3)復合句階段
         復合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思關聯較密切的單句合起來構成的句子。
         幼兒2歲開始發展復合句,4-5歲發展較快。
         復合句類型:并列復句:紅紅飯飯。
         因果復句:這本書壞了,不好玩。
        復合句特點:由幾個單句并列而成,結構松散,缺少連詞。

        句法獲得規律:
        從混沌一體到逐步分化:表達內容分化(從邊說話邊用動作補充語言沒有表達的意思到逐步分化);詞性的分化(飯);結構層次的分化(從主謂不分的單詞句、雙詞句如坐車車逐步發展為結構層次分明的句子)。
       從不完整到完整、從松散到嚴謹:單、雙詞句是詞鏈不體現語法規則,到出現主謂、主謂賓的簡單句,出現結構基架,但句子成分之間的相互制約不明顯。如三歲半以前幼兒說,孫悟空頭上毛,孫悟空拔頭上毛。句子缺主要詞類,次序混亂。以后幼兒句子會出現復雜修飾語,結構會逐漸完整、嚴謹。
       由壓縮、呆板到逐步擴展和靈和:句子由幾個詞組成的壓縮句到簡單修飾語,在到復雜修飾語。如嘀嘀去北京、爸爸坐火車去北京、我爸爸坐火車到北京開會去了、幼兒園放假的時候、我準備和外婆乘火車到北京去玩。深圳語言發育遲緩訓練咨詢熱線0755-27153849  1371350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