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恩貝自閉癥康復訓練機構在和家長的接觸中,發現許多的家長因為沒有時間陪孩子、不知道怎么哄孩子、不知怎么陪孩子玩、怎么能讓孩子聽話時,大多數家長會選擇讓孩子玩手機來起到作用。電子產品表面上能讓孩子安靜,但是時間長了會讓孩子變得不耐煩,情緒和行為問題日益突出。當情緒和行為問題不斷加深就會固化和混亂,這樣就打亂了孩子應有的規律生活秩序,從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語言發育遲緩自閉癥孩子電子產品危害性更甚。

      據日媒援引美國CNN電視臺5月13日報道,加拿大研究人員4日發表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嬰幼兒玩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的時間越長,越可能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根據公布調查結果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稱,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掌上游戲機等的時間越長,語言發育遲緩的可能性越大。

 
      此次研究電子設備的使用與語言能力發育之間的影響并非首次。研究小組以出生后第18個月為時間點,共調查了約900名嬰幼兒的電子設備使用時長,并將時長與表示語言發育程度的語言表達力、詞匯數量等進行比較。
 
      現象!20%的嬰幼兒平均每天使用電子設備28分鐘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0%的嬰幼兒平均每天使用電子設備28分鐘。且使用時間每增加30分鐘,聲音及詞匯使用等語言表達能力發育遲緩的風險上升49%。
 
       同時,尚未發現動作及肢體語言等交流能力的發育與使用電子設備時長之間有聯系。
 
      關于此次的調查結果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發現了嬰幼兒語言能力發育遲緩與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有關,但不能就此判定電子設備是導致發育遲緩的元兇,其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美國小兒醫學學會建議未滿18個月的嬰幼兒除了與家人進行視頻通話外,不要使用任何電子設備。
   
       原因!父母一步步把孩子推給電子保姆
   
      父母沒時間哄孩子,讓電子產品充當保姆。75后文化程度高,可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精力卻極為有限。把iPad給孩子,這樣可以有效地讓他們停止哭鬧,變得非常安靜。
 
       4+2+1的家庭模式下,孩子玩伴越來越少
 
       在4+2+1的家庭模式下,在家里沒有同齡人陪著玩,同齡的孩子要么碰不到一起,要么很難玩在一起。許多小孩普遍孤獨無聊。
   
       看到別人家孩子有,也要給孩子買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有ipad,便想:人家孩子有,自家孩子沒有會自卑,再苦不能苦孩子,在家長的攀比心理下給孩子買ipad。
 
       家庭關系不和睦,孩子借游戲發泄情緒
 
      父母關系不融洽、性格強勢等,都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許多沉迷于網絡的孩子是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缺少能交流、溝通的人。
 
       家長認為,電子產品可以益智
   
      家長認為該類的電子產品的應用軟件具有開發智力、輔助學習的教育功能,處于讓學習目的,把電子產品當做孩子的學習機來購買使用。
   
       怎么幫助孩子解決這類的問題呢?
 
        1、增加和孩子的互動活動
 
      孩子迷上電子產品是因為無聊,家長多抽時間陪孩子聊天、去戶外走走,孩子注意力就會慢慢被轉移,別為了解放自己,害了孩子。
 
      2、孩子每天使用不超過30分鐘
 
      在兩歲前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包括普通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玩電腦每天不要超過30分鐘,最好分為兩次,上下午各15分鐘。
 
       3、不當著孩子面玩電子產品
 
      減少家里的電子產品數量,并且當著孩子的面,避免過多玩電子產品,自己不當著孩子的面玩電子產品,因為家長是孩子行為的榜樣。
 
       4、不拿電子產品來哄孩子
 
       有的家長經常用電子產品搞定孩子,在哄孩子的時候容易說:好好吃飯就讓你玩一會,這樣會強化孩子對電子產品的興趣與期待。
 
       5、孩子用完手機就關掉
 
      如果孩子一定要用手機,最好只在打電話前開,打完就關掉。開著的手機不要裝在衣服兜里,撥號中和剛剛接通時讓手機遠離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