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現象越來越多見,最常見的是假性自閉癥,也就是具有某些自閉癥典型特征,但是不好判斷是不是自閉癥的兒童中比較多見。嬰幼兒語言發展問題除了生理性問題,還和心理因素密不可分。恩貝兒童言語康復訓練機構總結幾個常見的言語問題僅供各位家長參考。

       

        一、孩子說話“假聲”或“洋腔洋調”


      經常發現的發音現象還有:說話聲調高,即“假聲”或“洋腔洋調”現象,說整句話時,說前幾個字時聲音大,越到后面聲音越??;說話的時候似乎捏著鼻子,一字一字地從嗓子吐聲;聲音暗啞等。

      這些表現和自閉癥兒童言語呼吸不正常、構音器官功能不足密切有關。究其原因總體上來說,自閉癥兒童不出聲或發音不當,是因為言語呼吸功能不佳、肺活量小,導致吸納的氣息無法支持聲帶的有效震動有關,上下頜連接韌帶過緊,舌、唇、上下顎等肌肉或者過于松弛,或者過于緊張,無法對聲帶發出的聲音進行加工;他們還經常用口呼吸,這容易造成發音嘶啞。

       觀察自閉癥兒童的呼吸狀況,可以發現他們胸腔起伏很小,這說明他們呼吸器官功能不夠強大。為了自閉癥兒童能夠掌握言語呼吸技能,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幫助他們增強呼吸肌力量,并有效地控制呼氣和吸氣。

 

      二、說話“顛三倒四”或偏離主題

     

      自閉癥兒童語言邏輯問題,與他對空間順序、時間順序、事件因果關系、對事物的整體與局部的觀察、活動主題的理解等,有密切關系。因此,在對兒童進行語言邏輯的訓練時,需要利用圖片、實物等各種輔助工具,對他的認知模式、理解事件的方式進行梳理。

 

      三、說話總是“重復某個單句”

      

     兒童重復的單句內容是會有變化的,他們可能在這幾個月重復說這個句子,而后又更換另外一個句子。

 

      四、鸚鵡學舌

      

      這是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經典表現之一,即使是高功能的自閉癥兒童,也經常錯誤的理解或使用人稱代詞。用“你”和“我”,總體而言,對“你”的理解,比對“我”和“他”的理解更為準確,此外他們常用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對于姓名與人的關系理解比對人稱代詞和人的關系理解顯得更深刻。

      人稱代詞的使用與自閉癥兒童的自我意識發展、認知發展有密切關系,因此單純從語言治療的角度,難以完全解決問題,還需要輔以其他方面的訓練。通過語言訓練,可以讓自閉癥兒童更有效地與他人互動。


      五、嘴巴說個不停完全聽不懂

     

      這種情況在3-4歲幼兒中比較常見,當孩子2歲以后如果不太會說,就會給孩子心理造成無窮壓力,這時候如果沒有很好引導,情緒就會出現焦慮、恐懼、抗拒、煩躁沒有耐心、性子急等特征,而且情緒會隨著時間推移變得復雜和混亂,甚至固化,假如訓練不當孩子的語言很難有氣色。這時候家長如果顯得比較焦慮更加深孩子的語言障礙。